查看原文
其他

让“战疫”精神融入“四史”教育——记吴泾镇“四史”教育专题活动


1月7日,寒潮来袭,但也是在这一天,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四史”教育党课,在学员们的热情面前,寒潮似乎也不足为惧。



本次活动由吴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和钟书阁共同主办,上海中广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党员、群众代表,吴泾镇万科党建片区的党员以及2020年新发展党员热情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党课的主讲人是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的记者,杨舒鸿吉,他是抗疫期间上海市第一批到达武汉进行采访的记者之一。在讲课过程中,他娓娓道来,述说自己在武汉的亲身经历,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员。


主讲人 杨舒鸿吉


杨舒鸿吉介绍,他是在2020年1月22日,也就是1月23日武汉封城的前一天来到武汉的。他展示了自己初到武汉时,在武汉火车站拍到的视频。那一天,武汉的火车站人流攒动但又秩序井然,每一个旅客都严格遵守防疫要求,佩戴了口罩,而非很多人通过社交媒体所以为的,许多武汉人为了逃离武汉而慌不择路。


湖北 武汉


钟南山曾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杨舒鸿吉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钟南山的这句话。抗疫期间,武汉的火神山医院成为了一座网红医院,全中国人民通过视频直播,在火神山医院建设期间进行“云监工”。但我们可能不知道,火神山医院的背后,是武汉人民的默默付出。湖北省是一个劳动力流出大省,许多武汉人平时在外打工,过年回到武汉与家人团聚。在抗疫期间,这些原本应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外出务工者,在自己的家乡,再次卷起衣袖,参与到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中来。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来自全国各地,而武汉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工人则是建设团队的中流砥柱。



舒鸿吉讲述瞬间


杨舒鸿吉在课堂上,向学员们细说了武汉的医务人员所面临的巨大精神压力。“在一线奋战的医务人员中,有不少是00后,有些看上去还非常稚嫩,却要承担艰巨的任务。”“在一些医院,医务工作者组成了梯队。他们已经准备好,当第一梯队倒下的时候,第二梯队就要顶上。”“疫情期间,其他原本不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也要参与抗疫工作。一些妇产科的医生感慨,原本他们每天都要迎接新生命,和新生儿的家人共同分享喜悦。然而疫情期间,他们每天都要打包大量的遗体。”……一个个悲伤的故事,让台下的学员们不禁发出唏嘘的声音。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今天坐在台下,原本舒舒服服、兴致勃勃地听讲的学员们在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都不免流泪哽咽,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当时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在平日工作中较少面对死亡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内心所承受的悲痛了。

现场听讲的学员


好在,疫情期间,并不仅仅是悲伤和痛苦,更有温馨和奋进。课堂上,杨舒鸿吉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了疫情期间,医生病人乐观向上,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送来关怀和祝福的场景。在送往武汉的救援物资中,工作人员在一箱口罩中发现了一张画风可爱,写满祝福的贺卡,原来,这是一箱由小学生们捐献的口罩。稚嫩的文字与可爱的图片,表达了孩子对医务工作者的鼓励。为了帮助那些因为战友和病人的逝去而沉浸悲伤难以自拔的医务人员,上海援鄂医疗队还有心地派遣了心理医生,医生护士治疗病人,而心理医生则治疗那些伤痕累累的医生护士。而最令人欣喜的画面,莫过于在方舱医院的第一名康复者出院时,他如同凯旋归来的将军,昂首阔步,接受医生、病人的夹道欢送。尽管出于保护病人隐私的目的,这位“头号出院者”被打上了马赛克,但我们仍能隐约看到他脸上的笑容。


杨舒鸿吉指出,这段举国上下齐心战疫的战斗经历绝不能被遗忘。它既提供了优秀的抗疫防疫经验,也提升了民族凝聚力,彰显了制度优越性。《战疫: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2020.1.5—2020.5.31)》正是这段记忆的重要载体。


2020年3月22日,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和武汉本地医护人员依依惜别(杨舒鸿吉摄)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重新回忆起举国抗疫的点点滴滴,可以了解医务人员所作的巨大牺牲,了解我国,特别是上海在公共卫生管理上的先进经验。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这次活动,将“战疫”精神融入“四史”教育,让党课与每个人心中重要记忆相结合,相信能在每位学员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战“疫”: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2020.1.5—2020.5.3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通志馆《上海年鉴》编辑部 编

定价:108.00 元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0年10月

书号:978-7-5476-1648-2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推荐阅读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世界眼光

民族精神

专业态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在看”,好书常相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